当前位置:首页>社会万象

前沿 | 如何打造微度假旅游目的地

社会万象2023-07-28 05:04
牧青旅论

十四五”旅游规划明确提出“微度假”、“微旅游”,这是适应当下旅游新格局下城市休闲、近郊游、周边游兴起的有效举措。牧青认为:微度假已然成势,而微旅游并不存在,因为度假不需要距离,而旅游需要路程,就地游、近郊游和周边游都可以微度假。微度假有几个特点:一是行程上的短途游,以小半径的周边休闲为主;二是品质层面的慢休闲,以重环境、场景和氛围的休闲生活为主;三是产业层面的深体验,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的沉浸式产业链。

 

从疫情后旅游业的出行意愿数据上来看,多数居民由长距离出游,转为利用周末开启周边的都市休闲、乡村度假等近程出游。大都市圈内的“微度假”,正在成为最“吸粉儿”的主流力量。
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2020年的国内旅游消费习惯调查显示,35.5%的被访者倾向于在旅游地停留“1~2天”、56.2%的被访者选择“2~3天”、8.3%的被访者选择“3天以上”。近九成的公众更青睐时间在3天以内的短途旅游,人们更加倾向于多次前往城市近郊或乡村旅游。轻休闲、微度假构成的旅游产品,有特色、自然环境优质的民宿或精品酒店类产品更容易受到游客青睐。
01

爆款微度假经典案例

乡村篇
一个功能完善的城市近郊“微度假目的地”需要满足最基本的周末游功能:休闲、住宿、餐饮、服务。针对“度假”基础功能,我们以“住宿+”为核心,在落地形态上,可以是营地等非标住宿单元,也可以是品牌民宿等传统住宿单元,具体根据土地类型和开发主体的需求灵活调配。围绕“住宿+”,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站式配套,涵盖游客度假的所有基础需求。
“微度假”空间最基本的配置是——以特色体验型主题休闲景观为核心吸引物,文创购物店、特色餐厅等,针对家庭亲子的迷你休闲活动场所,以及为度假旅居人群服务的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
案例一:大西山一站式微度假线路
二日游线路
七王坟村—孙子书院—北京市西山农场—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区—车耳营村
位于海淀区西部地区的一条微度假旅游线路,包含民俗村庄、乡村美食、民宿、果品采摘基地、A级旅游景区的高品质2日微度假旅游线路,环境优美的自然乡村,庭院错落有致,三季有花,四季有果,集多种旅游形式于一体,走出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体验农家之乐,亲近自然,疗愈心灵。
城市篇
随着微度假的潮流愈演愈烈,处于城市“微度假”的风口,城市商业地产该如何寻求差异化“突围”,从而“讨好”消费者和引爆“客流”,实现新一轮的重生呢?
打造体验式场景空间,实现商业的跨界融合
在体验式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商业购物中心可以叠加室内的农场、动植物园、昆虫馆、水景、花园等新奇特业态,消费者可以在购物中心近距离接触自然,这样原生态、近距离的大自然“教科书”,深受年轻人和带孩子的家庭消费群体的青睐。在商业综合体中引入剧场也成为了当下的网红潮流和热点。
多元的经营理念,丰富城市商业的盈利渠道
除了传统的商业零售和餐饮功能,商业中心可以通过整合相关其他文旅业态、延伸消费场景,联动其他商家,从而达到良好的消费转化。可以从门票、周边衍生品、体验互动项目等方面进行营收。同时,原本商业中心的一些死角空间也借助这些业态打造体验式、故事化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 
案例二:沉浸式酒店亲子微度假线路
三日游线路
稻香湖景酒店贵宾楼—温泉城堡—CMB葡萄酒博物馆—东方苑自助餐厅—博锐运动乐园—化石公园维兰湖景西餐厅—乡村动物园—海淀区非遗展示中心(北馆)—玛雅岛会员俱乐部
在假期期间,有一种度假是不用出酒店的,不论是亲子游戏项目、自然风光,还是饕餮美食、艺术展览、温泉放松,都足够您玩了,让您原地变身微旅游度假达人,沉浸式酒店吃住玩应有尽有,满足你旅游中所有需求。
“客量”是旅游业重要营收来源,在景区旅游相对低迷的大背景下,景区不得不思考更多种“存在方式”。
把握创新方向,文创产品 唤起情感共鸣
近年来,例如圆明园遗址公园打造的拾光买卖街、北平制冰厂线下体验店等文创景点一举吸引大众目光,漫步仿古市集,可以看到各种传统手工艺品,体验精美汉服,科技与历史结合的全景VR体验极致震撼;逛百年历史的老字号,找寻儿时记忆,令人不禁感叹文化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旅游景区融合了新业态,利用汉服互动体验、网红奶茶饮品,成功激活潜在的网红经济,让更多的年轻人驻足。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游客对旅游的需求除了享受游玩的乐趣外,还对景区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景区的文化载体不外乎为自身独特的文创IP产品,得IP者得天下。从游客消费的心理角度来看,游客往往更愿意购买最具地域文化特色,并且从其他渠道无法获得的产品。
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一股“把景点吃进嘴里”的风潮,以景点或文化元素为原型,在立体造型的雪糕中融入特色创意,玉渊潭、颐和园、圆明园、清华艺博等多家景区及博物馆陆续推出此类产品,在线上线下走红。
除了网红雪糕,同样走红的还有景区内的咖啡厅。不仅有颜值、有分量、有味道,还有文化、有创意、有格调,引来无数游客打卡。假日期间,喝上一杯景区特色饮品能大大提高旅游者的愉悦度。
02

微度假旅游产品的主要特点

“微度假”以都市上班族为主要服务对象,整合精品购物、主题游乐、旅游度假及科普博览等各类项目,形成与休闲商务相结合的旅游产业,提供工作之余生活放松的休闲度假活动场所,正创造着经济新亮点。
微度假的核心特征是“微”
“微度假目的地”是亲子游、周末游、自驾游时代的产物。它面向的客户是一群“80、90新三有青年”——有娃、有车、有闲,30-40岁的80后、90后中产家庭占一半左右。一般以出行者居住的大都市为中心,以自驾游为主要出行方式,利用周末的闲暇时间,寻找周边1小时车程以内,最多不超过2小时的目的地。“近程、易到、高频”是微度假的主要特点。
微度假的基本功能是“度假”
微度假需要能达到度假的基本目的,提供出行更加便利、形式更加灵活、活动更加自由、环境更加优美、体验更加优良的产品和服务,能让度假者在周末时光中体验生活本身的乐趣。
微度假的目的地形态是 “小轻新”
占地小:尺度小、近距离、微景观是微度假目的地的发展优势。强调主题概念、景观创意、体验特色、产品创新等度假元素的多元有机组合,不浪费珍贵的土地资源,具有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特性。 
创意新:微度假产品需要“小而精”,更新奇特的住宿产品、更别致的景观构造、更特色的文化体验,是文旅项目必须掌握的自我迭代能力。有颜值、有创意、有故事才是微度假项目唯一的立命之本,才让目的地拥有核心吸引物,成为吸引客群的打卡点和复游点。
打造多元景区,沉浸式体验 创造景区新可能
随着主力游客群体日益年轻化,从60后、70后为主,逐步转变为以80后、90后甚至00后为主,原来扁平化、低互动的单向供给型(如单向灌输文化、知识)旅游项目已经无法激起主流游客群体的参与热情和兴趣。
从根本上说,游客群体所呈现的快速年轻化趋势,对文旅消费的内涵、形式与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新的个性化旅游需求正在促进文旅产业实现供给结构的差异化,向高质量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纵深发展。
沉浸式体验刷新了游客已有的认知,打破了空间的固有边界,不仅十分符合当前年轻旅游消费群体的喜好,更能以新的需求点牵引新的供给,创造新的文旅消费市场,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
当前,无论是从理念还是形式创新上,“沉浸式”已成为景区新型互动体验项目的新潮流,也逐渐成为行业的“新风口”。剧本杀、实景剧场等沉浸式文旅方式正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新宠”。
据相关数据显示,沉浸式文旅体验已发展成为各个年龄段人群特别是年轻人能接受、愿参与的时尚休闲娱乐项目。他们对体验感、故事性、游戏性、艺术感、夜游等元素非常感兴趣。对于年轻人来说,景区既要拥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也要有参与体验感强、挑战性高的玩乐项目。因此,景区需要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旅游+”,适时把握住IP创新方向,为旅游景区发展传播助力。
03

微度假旅游产品打造要点

第一在业态组合上注重内涵延伸
旅游重在内涵延伸,逛风景不是真度假的范畴,微度假产品,必须要跟住宿业态,不管是标准酒店还是民宿,总之要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产品模型。当然微度假除了要解决高品质的住宿诉求外,还要承载着更多美食、艺术、社交、健康、娱乐、亲子互动等需求。微度假业态并非封闭系统,商业、娱乐、演艺、购物、体育运动等均属于微度假业态范畴,但在业态组合上有所要求,一是需要能够满足家庭休闲度假,即全龄段休闲的功能;二是需要能够保持高频度体验的吸引力。一定要有主题性,有网红项目吸引大家来。
第二在产品设计上要有客群心理诉求
基于核心客群的心理诉求,乡村度假、运动康养、亲子休闲、文化体验、主题活动类等形式,将成为“微度假”的核心产品。由于“微度假”类产品多半缺乏稀缺性资源,必然要通过深耕客户粘性来实现生存与发展,这就落地到它的产品设计及服务品质的诚意。对于多元化、成熟化的客户需求而言,粗制滥造的产品很快会被主流客群所抛弃,这就需要在开发丰富的微度假产品基础上,有良好的运营模式来运作。

来源:文旅海淀等
原题:如何打造爆火的微度假旅游目的地?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授权 
相关阅读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

牧青简介 

文化学人,旅游资深专家;

北京青蓝文旅规划设计院院长;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总规划师;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乡村旅居倡导者与践行者,市场定位“倒行逆施”法和旅游规划“四点论”倡导者。

微信:1367116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