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经前线

【广德文史】文天祥笔下广德知军曹大著的真实身份

财经前线2023-07-06 15:42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3)曾经写了一首五言律诗《送曹大著知广德军》 :“暂屈瀛州客,来临汭水民。山川归史记,岳牧属词人。馆舍朋簪旧,都门祖帐新。儒林官可纪,何止吏称循。”
这首诗被收录在《文山先生全集》中,因文集中没有标注曹大著原名,曹大著的真实身份也就无从知晓。由此,广德军(今安徽省广德市)历来地方志皆以“曹□(某)”为纪,“曹□,佚名,宋末(广德)知军无曹姓者。”因此,七百多年来,曹大著身份成为成为史学界及广德地方史未解之谜。今天,笔者就曹大著身份加以考证。

《广德州志》

01

从诗题中定位“曹大著”

我们知道,古人一般不会直呼对方的名字,或称呼以官职,如:杜甫世称杜工部等,或称呼为官地名,如:周瑛世称周广德等,或称呼字号,如:梅尧臣世称梅圣俞等,或称呼谥号如:范仲淹世称范文正等。因此,文天祥的诗《送曹大著知广德军》中,曹大著初步判断不是本来姓名。
我们知道,南宋没有叫大著的地名、谥号,但人物名字号“大著”完全有可能,然而,笔者搜索罗列宋代一些曹姓官员,发现没有字号“大著”者。所以,我们需要从官员称谓上入手。
我们从文天祥的《文山先生全集》、《纪年录》中,可以看出,文天祥对他人称谓,多用以官职名,如《谢陈正言》、《谢髙尚书斯得》、《回李安抚肯斋》、《贺江丞相除湖南安抚大使判潭州》等,在数十篇文题中,他都不直呼对方其名,均以官员称谓。结合历代官名,虽然没有正式叫大著一职,但发现“大著”确实是古人对一官名的称谓。
大著,古人对卓有成就的著作郎的敬谓。著作郎是负责编修国史的官名,东汉末年开始设立,属于中书省,后为秘书省,从六品,宋著作郎一人,著作佐郎二人(后为八人),从七品。“独晋人谓著作郎为大著作,《职官志》亦然。今称著作郎曰大著,觕有据依。”“著作郎谓之大著作,专掌史任。”故此,我们可以确定文天祥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曹某,曾经任职著作郎,文天祥尊称曹某为曹大著(曹著作郎)。
我们也可以从文天祥的《送卓大著知漳州》、《又送卓大著知漳州》《题莆阳卓大著顺宁精舎三十韵》诗词得到应证,大著就是以对方的尊称。如文天祥所称谓的卓大著,就是指卓得庆。(卓得庆,字善夫,号乐山。莆田人,登绍定五年[1232]甲科,教授道州,历官秘书著作郎。以忤贾似道出知漳州,平会寇,召还,授兵部郎中,迁大理卿。)

02

从诗句中找线索

暂屈瀛州客,来临汭水民。在诗词的首句中,文天祥点明了曹大著目前的身份出处。主人既然是大著,必居京城,南宋都临安府(府治杭州),以瀛州(杭州,又别称小瀛州)代指都城;汭水是广德军境内最大河流桐汭河的支流,广德古称桐汭,这里汭水代指广德。我们可以看出,是首句说明曹大著先为瀛州京官(临安府),后调任广德知军。
山川归史记,岳牧属词人。在诗词的第二句中,文天祥赞美了曹大著在史学和文学(诗词)上均有造诣,确定了曹大著是历史学家和诗人,即其不是武官,而是儒生文官。
馆舍朋簪旧,都门祖帐新。文天祥在诗词的第二句,表明自己与曹大著同为馆僚,也是老朋友,曹大著赴知广德时,文天祥还特地为曹大著摆宴送行,说明两人交谊甚厚。
儒林官可纪,何止吏称循。诗词末句,作者借用“东京吏治孰称循,范晔才书十二人”名句,说明了曹大著是一位才学满腹的儒宗。
因此,通过《送曹大著知广德军》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曹大著的一些基本信息,有利于我们“定位”曹大著的真实身份。

03

曹大著真实身份

曹元发,字正已,温州瑞安人,理宗淳祐四年(1244)进士。诗人,儒学家,南宋名臣。
景定元年(1260)任景定严州府寿昌县(今属浙江建德市)通判。
景定二年(1261)十月,任儒学博士兼史馆校勘(校书郎),授著作佐郎。
景定三年(1262)四月,以秘书郎兼史馆校勘(校书郎),授著作郎。六月,知广德军。
度宗咸淳三年(1267),迁为淮西总领。
咸淳五年(1269)正月,以朝请大夫暂知镇江府事,六月离任。八月擢两浙转运副使。
咸淳六年(1270)八月,除(拜)检正(检校官,从三品)兼权户部侍郎(从三品)。
作品有碑记《创定安寨记》、诗词《和太师平章魏国贾公大雪遗潜侍郎》等。
宋末文坛领袖刘克庄在《曹元发国子博士》一文中,高度评价了曹元发,视其为儒学宗师,不逊于唐代大家韩愈。

04

曹大著身份确定的意义

1、《送曹大著知广德军》被收录在《文山先生文集》(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罗洪先纂)的首部,排序第八,是文天祥早期重要作品之一,曹大著身份的确定,丰富了《文山先生文集》的注脚,从而确定了该首诗写于景定三年(1262)六月。
2、据民国二十八年(1939)杨德恩著《文天祥年谱》,景定三年(1262)五月,文天祥任校书郎。曹大著身份的确定,不仅说明了文天祥与曹元发同为京官,且两人是秘书省史馆同僚,还填补了年谱中时年二十七岁的文天祥在景定三年六月的内容空白。
3、曹大著身份的确定,不仅矫正广德历来地方志中把曹大著错误列为咸淳末年广德知军,而且还原了曹大著为曹元发,进一步确定了曹元发知广德军时间段,即景定三年(1262)六月至咸淳三年(1267),在任五年之久,从而弥补了广德历代守首在任年谱的空缺。
4、曹大著身份的确定,也就确定了文天祥写《送曹大著知广德军》这首诗的时间,通过时代背景,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理解这首诗的丰富内涵。

【参考资料】
宋·文天祥著、明·罗洪先纂《文山先生文集·卷一》
②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三》
③宋·陈騤《南宋馆阁录·卷八》
④宋·厉鹗《宋诗纪事·卷七十五》
⑤宋·方仁荣《景定严州续志·卷一/卷九》
⑥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五十/卷七十九》
⑦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十二/卷六十五/卷六十九》
⑧元·俞希鲁纂;脱因修《至顺镇江志·卷一五》
⑨清·赵田恩《江南通志·卷一百二》
⑩清·嵇曾筠《浙江通志·卷四十九/卷二百五十八》
⑪清·沈嘉辙《南宋杂事诗·卷五》
⑫清·和珅《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五十五》
⑬民国·杨德恩著《文天祥年谱》(第八十页)

初审|邓  欢
复审|方君怡
终审|彭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