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时尚娱乐

33条新政!芜湖发布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附全文)

时尚娱乐2023-07-14 04:44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芜湖市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
现将《芜湖市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芜湖市人民政府
2023年6月20日
芜湖市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芜湖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皖政办秘〔2023〕9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奋力实现“聚焦高质量、冲刺八千亿、建成副中心”的目标任务,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要求,围绕建设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引领发展新高地、联通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开放枢纽、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五大发展定位”,紧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大物流“两个拳头”,在全面提升产业层级、创新层级、融通层级、人才层级、服务层级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打造持续增值型城市,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全面提升产业层级。围绕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升级,形成若干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首位产业,为安徽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贡献芜湖力量。聚焦机器人及系统集成等25个优势细分领域,加强精准政策供给和精准要素配置,提升十大新兴产业竞争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加快推进“中国视谷”等项目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争创一批省级及以上“两业融合”试点区域和试点企业。到202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8%。
——全面提升创新层级。围绕全国创新创业引领发展新高地建设,以“产业+科创”为抓手,强化与G60科创走廊沿线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的创新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产业创新中心。鼓励在芜高校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快推进十大创新园建设,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布局产业研究院和科技成果中试基地。支持骨干企业加强重大平台与研发机构建设。到202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8%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000家。
——全面提升融通层级。围绕联通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开放枢纽建设,推动“交通大枢纽、信息大动脉、开放大平台”提档升级、融通赋能,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战略链接和中心节点。构建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争创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加快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建成全国信息高速公路枢纽、一级节点和中心城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积极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大平台建设。到2027年,将芜湖港建成长三角城市群核心枢纽港,实现进出口总额220亿美元。
——全面提升人才层级。围绕区域人才中心建设,坚持科技、教育、人才一体谋划、一体发展,将聚人才增人口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因素,打造人才荟萃之地、价值实现之地。以国际视野延揽高层次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大力培养本土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导入机制,放大“紫云英计划”品牌效应,优化人才驿站功能。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才计划,培养跨学科、实战型人才,加快打造“创业芜优”之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每年新增常住人口6万人以上。力争2035年城市总人口突破500万。
——全面提升服务层级。围绕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建设,高品质、高水平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持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区域文化旅游和消费中心、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全面提升城市服务辐射能力,创响芜湖服务品牌。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一批试点示范。到2027年,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显著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00亿元。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 加快产业集群培育。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积极申报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智能家电(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组织编制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2023-2025年新一轮规划。聚焦十大新兴产业25个优势细分领域,汇聚资源要素、强化龙头引领、优化产业生态、壮大产业集群,着力推动我市产业体系加速迈向中高端。到2027年,首位产业规模在全省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中占比过半,培育形成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3000亿级产业集群,新材料、智能家电2000亿级产业集群。到2030年,培育50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骨干支撑企业,10家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责任单位:市十大新兴产业推进组按照职能分工负责)
2. 推动制造业补链、强链、扩链。大力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省补短板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揭榜。发展和引进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力与根植性的“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每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500个,形成产业链上下游有机衔接、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高质量全链条产业发展模式,每年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学研用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项目12个左右,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50个。(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投资促进中心、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3. 优化产业创新生态。引导和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创新联合体,推进创新联合体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产业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支持建设集研发创新、项目孵化、检测认证、人才集聚于一体的安徽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围绕氢能及新型储能、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编制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建设未来城市数字治理全景实验室。到2027年,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创新平台超过300家,企业研发平台1500个以上。到2030年,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创新平台超过500家,企业研发平台200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经信局)
4. 深化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评估工作,提升智能工厂建设水平。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促进企业绿色发展。打造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邮政快递物流智能装备、水泥等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到2027年,新增国家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项目和典型应用场景达10个,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达180个,省级以上绿色工厂达75家。到2030年,新增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30个。(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科技局)
5.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积极争创“两业融合”试点区域和试点企业,到2027年获批省级及以上“两业融合”试点15家以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推进企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引导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到2027年,建设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90户以上,两化融合贯标企业数量达500家。到2035年,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累计达170户,两化融合贯标企业数量达1000家。(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经信局)
6. 促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芜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和芜湖顶图软件园建设,组建芜湖市软件产业联盟,着力引进一批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创建省级工业软件创新应用试点示范城市。加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组织企业开展信息消费创新产品和信息消费体验中心申报工作。到2025年,信息消费覆盖面显著扩大,信息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累计培育信息消费创新产品70件;到2027年,信息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00亿元。(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按照职能分工负责)
7. 聚智聚力建设“中国视谷”。围绕“中国视谷”六大产业,以场景开放吸引头部企业,激发多元主体活力,打造标杆载体。优化专项支持政策,加快组建视谷产业基金。到2025年,新增上下游产业链重点企业100家以上,年度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到2030年,汇聚产业链企业500家以上,年度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责任单位:“中国视谷”专班;配合单位: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8. 稳步推进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完善配套保障政策,实现大规模算力部署与土地、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引导超大型和大型数据中心在起步区布局建设。加快华为云、中国电信等数据中心项目落地实施,争取“华为芜湖云安全能力建设示范项目”纳入国家第二批“东数西算”示范工程项目。力争未来5年,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机架数、上架率等指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数据中心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配合单位: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9. 扩容升级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推动三山经济开发区、新芜经济开发区、无为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推动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参与“徽动全球·出海芜优”行动。围绕我市国际合作产业园的主导产业和重点国别,举办专题产业对接和精准招商活动。推动举办外商投资促进活动。安徽中德(芜湖)国际合作智能制造生态产业园、安徽中西(新芜)国际合作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每季度举办1场与跨国公司的对接活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投资促进中心)
(二)建设现代化物流枢纽。
10. 强化市域对外交通功能。统筹推进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干线航道、航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芜湖物流通道能级。加快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推动芜湖(铁路)西货场搬迁,加快普速线外绕。开工建设宁安铁路与巢马扬铁路联络线。争取高速磁悬浮铁路(合肥至芜湖段)、芜宣高铁、芜常城际铁路、北沿江铁路芜湖段,以及商合杭(皖赣)铁路引入芜宣机场联络线等项目纳入上位规划,力争早日开工。完善“双环放射状”高速公路网结构,推动合芜宣等高速主通道全面扩容、宁芜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推进S24泰山路长江大桥前期工作,明确项目过江制式,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芜宣高速改扩建、铜商高速、G4231南京至九江高速(无为至安庆段)等项目,谋划建设芜宁高速改扩建二期(芜湖枢纽至铜陵界段)、杭合高速等项目。到2027年,全市高速公路路网密度达到6.5公里/百平方公里。推动芜湖至南京、上海长江航道疏浚工作,健全以长江干线为主通道、重要支流为骨架的航道网络。推动芜宣机场深度融入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积极开通国际航线,完善航空货运通道,加快推进芜宣机场改扩建。开工建设无为通用机场。(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
11. 提升市域内部交通服务能级。以干线公路等级提升和快速联通为重点,构建市域快速交通体系。实施G205九华南路快速化改造(二期),G347通江大道、G236长江南路、S334(长江南路至繁阳大道段)等快速化改造工程,以及G329市区江北段(和谐大道至牛屯河桥)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建成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实施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到2027年,全面建成市域主副中心半小时通行圈,80%以上国省道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深化全国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试点,加快农村公路微循环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重点处)
12. 完善物流枢纽体系。聚焦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高标准推进芜湖港智慧港口试点、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建设,建成芜湖港朱家桥外贸综合物流园一期码头、合裕线裕溪一线船闸扩容改造、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建设运营长江(芜湖)航运要素大市场,高质量打造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创新航运服务业发展模式,不断完善航运服务功能,提升皖江航运枢纽航运服务水平。积极争取省域运力,到2027年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到200万标箱。聚焦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塔桥多式联运基地及相关工程建设,启动朱家桥港区多式联运基地、裕溪口港区集装箱、滚装汽车码头、芜湖港高沟公用码头等项目建设。聚焦芜湖航空货运枢纽港建设,推动芜宣机场空港口岸开放,建成芜湖空港保税物流中心、机务维修区。(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国资委、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13. 积极发展专业物流。强化芜湖专业物流设施建设,争创省级冷链物流基地和集配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7000吨冷库、长三角(安徽)农产品集配中心等冷链物流项目。加快推进长三角煤炭交易中心和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开工建设裕溪口配套区大宗散货集散中心。积极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建设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城市,大力发展航空快递,鼓励发展高铁快递。(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邮政管理局)
(三)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14. 全力推动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依托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创建省级芜湖江北新区。重点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经济、绿色新能源等产业领域,加快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培育安徽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集群、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加快江北新区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及安置房、商住、人才配套小区、商业中心、体育设施、街道社区两级中心等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到2025年,江北新区各类企业营业收入6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0亿元,建成创新平台50万平方米、安置房100万平方米,大龙湾楚江大道、吴越路等主干道路建成,全力打造芜湖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到2035年,江北新区产业链水平明显提高,重点产业链进入全国价值链高端,建成新兴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营商环境新高地。(责任单位: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住建局)
15. 加快建设“航空新城”。统筹推进湾沚空港片区、高铁片区、开发区产城一体规划建设发展,抓好“三江四湖”“四带一圈”“环城生态走廊”规划建设发展,打造“全域生态美丽大花园”。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实施低空空域试点改革,加快口岸开放,推进国际航空器研发制造及维修保障中心、京东京造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发挥新业态、新枢纽、新引擎的支撑作用。到2025年,力争建成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航空产业集群。(责任单位:湾沚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芜湖海关)
16. 提升城市人口服务能力。推动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和航空新城常住人口规模增倍扩容。探索实施电子居住证改革,实现居住证申领、生成、发放、使用的全流程数字化。持续推进“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建设,织密社区、街道、县区、市四级就业创业信息服务网络。每年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10万人。加大教育、卫生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到2025年,分层培养50名市级名医、100名卫生优秀人才、200名卫生骨干人才、300名卓越教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
17.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南陵县建设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城、无为市建设省现代化中小城市培育试点城市,逐项推进任务落实落地。统筹做好全市特色小镇要素保障、项目落地、政策落实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小镇质量、抓好梯队培育,总结推广特色小镇运营经验。到2027年,将无为市、南陵县打造成全省县城城镇化样板县(市),殷港艺创小镇、青梅健康小镇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典范,航空小镇、3D打印小镇、智能网联汽车小镇打造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小镇样板,力争全市有4-5个特色小镇进入全国50强。(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18. 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扎实推进人民城市建设工作,持续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四促”攻坚行动。实施常态化城市体检评估。开展市政道路、园林绿化品质提升工程,推进“芜小园·口袋公园”建设。积极申报省级城市更新专项引导资金,争创国家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推进镜湖老城区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建设,打造造船厂地块等城市更新示范片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进老旧管网更新改造、漏损修复等“补短板”工程。到2027年底,完成城市建成区内80%以上的存量小区老旧供水管网漏损治理改造或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城市建成区6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开放多元、纵横通达的“城市大脑”生态体系基本建成,为人民城市建设提供数字化支撑。(责任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城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19. 强化水利基础设施保障。系统谋划中小河流治理,逐河流制定系统治理方案,实施扁担河、花渡河等新一轮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加快长江芜湖河段整治工程建设,争取将水阳江、青弋江、漳河中下游综合治理及防洪治理工程列入国家规划和实施计划。“十四五”期间,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项目20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9个,建成青弋江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到2025年,累计新开工水利项目50个以上,完成投资累计超过100亿元。(责任单位:市水务局)
20.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展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每年建设70个左右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在全省率先将我市符合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围绕芜湖绿色食品等乡村产业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特色产业+金融+科技”试点项目,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我市设立省级绿色食品产业基金子基金。加快推进中国(芜湖)长江渔文化博物馆、中国(芜湖)稻米文化博物馆建设,早日建成国家一级综合性博物馆。到2027年,全域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市绿色食品产业链总产值提高至1000亿元,形成一个200亿级和四个百亿级子产业,建成一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实现全覆盖,村均经营性收入位居长三角中上游水平。(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乡村振兴局、市发改委、市文旅局)
21.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长江生态廊道建设营造林工程,推进探索建立地方公益林补偿等四项改革创新机制。开展臭氧污染和扬尘污染防治,持续推进钢铁、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深度治理。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到2025年,我市PM2.5平均浓度完成省下达34微克/立方米目标任务,森林覆盖率达到28.7%,森林蓄积量达到850万立方米,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暨“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禁捕执法监管能力显著增强,涉渔违法行为明显减少,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有序恢复;全面建成配置科学、运转高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排污权交易市场。(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信局)
(四)强化创新创业活力。
22. 着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争取推动出台省级支持安徽师范大学加快发展具体举措,力争2025年底前完成皖南医学院更名大学,2026年底前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加快与安师大共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推进集团化办学、特色学校、“五大行动”实验区建设等9个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申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做好芜湖学院转设后新校区启用工作,完成智慧校园建设。推深做实长三角职业教育研究院芜湖分中心合作项目。扎实推进智慧芜湖教育工程,构建“皖”美教育智学“芜”优的芜湖教育信息化“四智”应用模式,加快芜湖教育数字化转型。到2025年,中心城区规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新增公办园学位1000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23. 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实施芜湖市全域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构建“大科技”工作格局。建设梦溪科创走廊等总面积超300万平方米的高水平创新园区。加快安徽创新中心建设运营,对标国内外一流孵化链,集合人才发展、科技创新、产业集聚等发展要素,为创业者和企业提供高标准人才创新生态。实施“211”企业创新工程,围绕优势细分领域,培育20家科技领军企业,布局10个产业研究院、10个创新联合体。争取设立芜湖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到2027年,新建成省级以上创业孵化载体10家;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确立,全市科技领军企业达2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4000家,形成领军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城市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跻身全国同类城市前15强。(责任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市产业创新中心)
24. 打造“创业芜优”之城。定期发布创业之城场景机会清单,推广使用“创业芜优”一体化服务平台。依托高校、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知名创业服务机构等,积极申报省级创业研究院,打造创业培训、指导、融资、孵化、服务等全链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创业芜优”赛事平台,健全创业项目发现、追踪、落地联动机制,推动更多项目在芜落地转化。实施创业主体培育工程,壮大青年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返乡下乡创业者和海归创业者等主体。每年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创业6100人以上。积极申报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责任单位:市人社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乡村振兴局)
25. 强化人才支撑。优化完善“紫云英人才计划”,积极争取省级对芜湖机构编制管理、人事制度改革等领域政策先行先试,以及安徽创新中心建设政策支持。启动“芜湖人才数字大脑”建设,打造覆盖全市的“一站式”人才服务综合信息化平台。积极向省委组织部和省直有关部门争取选派干部来芜挂职;集中选派懂业务、能力强、作风好的年轻干部赴省直单位跟班学习锻炼,进一步提升芜湖干部服务中心工作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水平。每年新招引60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携科技成果来芜落地转化。到2025年,全市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00个、领军人才1000名、高端人才10000名,累计引进30万名大学生,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结构持续改善、人才环境和效能明显提升,将芜湖打造成各类人才荟萃集聚、创新要素高度整合、创新创业高度活跃、人才生态高度优越的人才蓄水池。(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科技局)
(五)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26.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鼓励金融机构区域总部落地芜湖,推动外资银行在芜湖开设分支机构,做优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引导金融机构扩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提高我市存贷比重。指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好上市工作。推动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每年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60亿元以上。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贷投联动模式,每年度科创企业贷款新增不低于40亿元。加强与国家、省级政府投资基金对接,争取3只以上省级母基金落户芜湖。对接省级政府股权投资基金,争取每年在芜投资额不低于省级政府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额10%。到2025年,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超40家;科技金融信贷规模超200亿元;政府投资基金母基金规模超过15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形成基金规模超过350亿元。(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十大新兴产业推进组)
27. 建设区域文化旅游和消费中心。构建多元化、高品质的产品供给体系,加快建设市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城市阅读空间等公共文化设施,创新开展“大地欢歌”“周末剧场”等文艺展演活动;开发建设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新项目,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激发夜间文旅消费活力,积极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文旅消费品牌;持续办好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打造全省数字创意产业重要增长极。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宣传营销体系,聚焦“欢乐芜湖”城市文旅IP,深耕主要客源地市场、拓展高铁沿线市场、联动长江沿岸市场,做好芜湖城市形象推介与旅游产品营销。加快推进繁昌国家县域商业体系试点建设,力争扩大试点范围;推动商业综合体提质扩容升级,提升芜湖对周边消费的吸引力,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推进特色商业街建设,推进城市商业新业态发展,推动芜湖中山路步行街创建全国示范步行街。丰富夜间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街区。到2025年,每个社区至少建成1个城市阅读空间,全市实现年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2.2人次以上;全市实现旅游总人数9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00亿元。到2035年,全面建成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文旅强市。(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住建局)
28. 建设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加快推进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安徽医院项目。申建国家精神卫生区域医疗中心,争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设以肿瘤、中医、精神、心血管、眼科、儿科、康复、口腔等为重点的专科医院集群,推动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中医医疗中心。推动湾沚区总医院创建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繁昌区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能力。到2025年,全市医疗卫生短板弱项基本补齐,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8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9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达到8.3人,与长三角先发地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体育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前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43%,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85平方米,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名,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93%,带动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260亿元。到2035年,实现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主要医疗卫生资源指标达到或超过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全面建成体育强市,体育综合实力超过长三角平均水平。(责任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市体育局)
(六)构建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
29. 高水平建设开放平台。高标准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拓展突破检测维修、保税研发、融资租赁等新模式新业态,依托特色产业,规划建设国际贸易创新产业园和智能保税仓项目,争取汽车发动机、变速箱保税维修项目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率先落地。推动芜湖港口岸扩大开放三山港区。争取设立芜湖国际邮件互换局,明确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路线图。力争2025年全市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达到7个。到2027年,完成快递业务量6亿件,居全省前列。到2035年,国际邮件互换局成为全省国际邮政互换局重要基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自贸区芜湖片区管委会、芜湖海关、市邮政管理局、市发改委)
30. 积极开展境外经贸合作。鼓励全市有实力的企业加大境外投资力度,重点加大与RCEP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争取每年设立境外企业不少于4家。充分利用进博会、广交会、消博会、服贸会、天下徽商圆桌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高能级会展平台助力“双招双引”。大力引进全球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等,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到2035年,对外经济合作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8%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
31. 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标对表学习沪苏浙,研究谋划我市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功能定位,争取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相关政策落地芜湖;推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与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片区合作,积极争取芜湖数据中心集群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合作、芜湖与南京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合作。争创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打造嵌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载体。(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自贸区芜湖片区管委会、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管委会)
32. 深化G60科创走廊区域创新合作。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上海松江),加快对接上海高端创新资源,吸引优秀创业团队项目入驻孵化,构建“孵化在上海、产业化在芜湖”“研发在上海、生产在芜湖”“前台在上海、后台在芜湖”的两地协同创新模式。建设安徽科技大市场芜湖市场,建立科技成果动态捕捉机制和企业技术需求常态化挖掘机制,开展常态化产学研合作。布局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提升成果转移转化承载能力,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二期建设,研究两地利益共享机制,帮助符合条件的意向企业入驻。争取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二期项目于2025年底完工,计划建成总面积8万余平的创新中心,招引人才3000余人。(责任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产业创新中心)
33. 提升辐射带动周边能力。加强与沿江城市高质量合作,强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联系,提升产业、旅游、医疗等优势领域对周边城市辐射力和带动力,形成联动效应和整体优势。推动合芜宣建设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依托G60科创走廊推进科技资源跨区域开放共享。持续提升马芜铜宣等城市在航运、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领域互联互通水平。与马鞍山、宣城建立联合河湖长制,开展跨界河湖联合巡查。推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与宣城联动创新区、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区域性制度创新合作。(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水务局、市经信局、市文旅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卫健委、市交通运输局、自贸区芜湖片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芜湖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定期研究重要规划、重要政策、重大项目,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责任单位、各县市区要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措施、责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切实把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到位,形成工作合力。
(二)明确责任分工。各责任单位要主动争取规划、政策、平台、资金和项目支持;对照《芜湖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主要目标责任分工》(详见附件),将指标任务分解至各县市区、开发区,进一步压实载体责任,及时上报需省级层面协调解决事项。责任单位定期将《若干意见》贯彻落实最新进展报送至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平台作用,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商品和要素流通,常态化开展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排查。持续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力争到2025年出让“标准地”占新增工业用地占比达100%。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将亩均效益评价范围拓展到占地5亩以上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于省内率先推出创业担保贷款线上办理平台,构建独具特色的“互联网+创业服务”体系。聚焦影响企业利润的技术、能源、用工、物流、税费、融资等因素,科学精准帮助企业提质降本增效。
(四)做好要素保障。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建立相应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25个优势细分领域聚焦发展。建立完善市域范围内的补充耕地指标统筹调剂机制,每年将各县市区实施的补充耕地指标收储至市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库中,统筹保障全市各类建设项目占补平衡需求。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属企业优先在芜湖开展项目合作、设立分支机构,通过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合作平台,加大招引力度,推动央企来芜投资发展。积极推广“科创企业批量贷投联动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创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五)强化督导考核。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加大督导考核力度,考核评价结果记入干部档案,作为考核考察的重要依据。及时总结宣传推广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经验做法和实际成效,凝聚起全市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强大动力。

来源:芜湖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