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前沿

美遇·艺行|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会赴安徽宣城泾县暑期社会实践(二)

科技前沿2023-07-22 21:53

2023

 美遇·艺行

赴安徽省宣城市泾县

暑期社会实践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会

指导老师:郜觉、孙奇彧、卢菁

实践成员:舒艺洋(队长)、秦启尧、陆凯华、钱依琳、项依慧、朱佳静、徐佳、倪义臣、邬俊波、陈星贝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回信中强调,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会的同学们备受鼓舞与振奋,认真学习重要回信精神,积极响应中国美术学院“以乡土为学院”的育人理念,于2023年7月10日前往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蔡村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希望借此次社会实践的契机,努力在泾县的乡村品牌建设、乡村美育课程、传统工艺振兴、传统村落保护、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做出成效,凸显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用艺术设计助力泾县乡村振兴。

 

团队考察路线图

7月10日至16日,在县镇两级共青团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实践团队走访了泾县7个乡镇9个村子,针对各村发展特点进行考察调研。

团队以艺术为媒介、以乡野为场域,从“艺绘”“艺创”“艺育”“艺展”四个领域助力乡村振兴,用艺术改造乡村、用艺术重塑乡村、用艺术创新乡村,积极找寻一条适合美术院校的乡村振兴之路,探索艺术助力乡村建设的新空间,激发艺术乡建的无限可能。

 艺绘乡野·绘就乡村美丽画卷

实践团队在调研泾县蔡村镇各村落期间,考察当地乡村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认清未来村庄的产业方向和建设需求。团队成员依托蔡村镇自然景观,从农文旅融合发展角度出发,根据周边自然风光将村落生态融入墙绘绘制中,打造乡村“艺术墙”。

墙绘以山林为主题,整体呈现乡村特色与田野生活,白墙黛瓦、绿树成荫,多彩主题墙绘与干净整洁的乡道相映成趣,呼应赵村里“追风”“去野”的品牌理念,积极从村民生产生活中挖掘乡村艺术活力,用创意彩绘呈现艺术之美,绘就出一幅天蓝、水清、家美、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在实践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幅幅美丽多彩、生动活泼的墙绘作品初具形态。画面中,枝叶繁茂、花团簇拥等元素交相辉映,同山水相依、生态蔡村的美好模样跃然墙上。

墙绘创作成果


团队成员墙绘创作过程

团队成员墙绘创作过程

 艺创乡韵·探索乡村在地艺术


实践团队以泾县为主题,融合当代艺术表现手法与乡村特色元素进行在地性创作。泾县蔡村镇自然资源优越,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丰富的原生态素材与广阔的创作空间。成员以国画小品、公共艺术装置为载体,基于当地历史与现实素材,结合当代艺术创作手法进行创作,以此重塑乡村地域文化,构建未来乡村的无限遐想。


团队成员发挥专业优势,从蔡村镇特色农产品毛竹、青檀、高山茶叶出发,结合蔡村镇山水相依的生态景色,创作独具蔡村镇传统农耕乡村特征的国画小品,用清新淡雅的墨韵色泽保留专属蔡村的视觉记忆与乡土感知。



 国画小品成果展示

团队成员创作中国画小品
 

团队成员依据泾县山水创作

团队成员依据泾县草木创作


团队成员在考察蔡村镇各村景观时,观察到各村各具特色的自然肌理,并尝试用传统拓片的创作形式记录、保存历经岁月的乡村历史痕迹。成员采用泾县自产宣纸,以山为形、水为体,在建筑立面、岩石纹路、榕树表皮、树叶脉络等纹理上用水墨拓印,通过改造、转译等手法解构泾县山水元素,创作多幅山水拓印作品《泾川》。实践期间,艺术拓印装置在蔡村镇小康村凉亭与文化礼堂新风堂分别展出,吸引众多村民前来欣赏。艺术拓印装置以空间化公共艺术的形式,将乡土中国的印记与乡村公共空间巧妙融合,构建了未来乡村独具一格的艺术景观。

 

山水拓印作品《泾川》展于小康村凉亭

山水拓印作品《泾川》展于小康村新风堂

团队成员在石路上拓印肌理

团队成员在树皮上拓印肌理

 艺育乡田·浸润乡村美育课堂


团队师生扎根乡村一线、走进村民视野,为蔡村镇儿童开展乡村美育课程,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科普自然知识,引导儿童重新观察自己居住的乡村。在自然美育课程上,在村儿童贴近最“接地气”的乡土文化,不断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成员聚焦蔡村生态,打造乡村美育自然课堂;创新课堂模式,推动把乡村田野搬进艺术课堂;回归乡土教育,唤醒尘封多年的乡土愁情;立足泾川乡土,助力乡村文化传承发展。


此次美育活动以“植物拓印”为主题,儿童以布为纸、以植作画,通过锤子反复敲击从田野采摘的植物,将汁液渗于布上。儿童根据想象自由艺术创作,并在帆布袋上留下自然的香气、纹理、色彩,创造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美学。乡村自然美育课程让乡村儿童重识自然之美,通过艺术亲近自然、回归乡井。以乡村美育为主的艺术实践不仅改变了儿童对乡村美的认知,提升了对乡村美的鉴赏力与感知力,还营造乡村艺术新氛围,探寻到乡村教育真精神,更为乡村重拾了故乡“地方感”,为乡村文化注入新鲜活力与美好愿景。


团队与小康村儿童在乡村美育课程合影

“植物拓印”美育课程成果展示


团队成员开展乡村美育课程

团队成员协助儿童摆放植物

团队成员与乡村儿童合影


 艺展乡土·点亮乡村未来艺术


在访谈、考察过程中,实践团队充分了解泾县宣纸特色产业,深入挖掘乡村村民动人故事,以艺术展演方式呈现宣纸制作的非遗技艺,打通艺术、人文、传播等形式,推动非遗文化以全新姿态在新时代绽放。成员提炼创作元素,以场所空间艺术的创作手法,独创光影剧场展演《漫话宣纸》《母亲的一生》《话说泾川》,通过光影设计、行为装置,结合环境声光行为,增强视觉、听觉、触觉多重感官体验,在小康村公共空间新风堂完成一幕幕沉浸式乡村光影秀。


在调研中国宣纸文化园途中,团队成员感慨宣纸制作的复杂流程与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故以宣纸制作流程为创作灵感,凝练宣纸制作工艺流程,用“选材”“制浆”“捞纸”“晒纸”“剪纸”五个阶段,向当地村民生动演绎宣纸从原料到成品的流程。此外,经过与当地老人和儿童交流了解,成员在众多村民感人故事中选择了以“母爱”为主题的展演,利用光影效果,在宣纸制成的幕布后展现各类角色,与当地的小朋友和村民共同演绎妈妈的一生。

 

《漫话宣纸》艺术展演成果展示

《母亲的一生》艺术展演成果展示

《话说泾川》艺术展演成果展示

艺术展演谢幕

艺术展演幕后表演

艺术展演道具筹备

结语

面向乡村未来,艺术乡建要建立在尊重传统文脉与地域精神的基础上,介入乡村要用艺术的形式融入当代大众喜闻乐见的元素。在此次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进乡村下基层,深刻了解社情民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发挥艺术专业优势,将所学所想付诸实际行动,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在行动中深学实悟、在实践中锤炼品德,共同探索艺术乡村文化复兴,实现从“乡村艺术振兴”向“乡村社会振兴”的转变。国美青年以艺术之力为乡村既“塑性”也“铸魂”,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会

编辑:姚涵天  校对:葛添易

审核:冯可欣


如何投稿

中国美术学院团委微信邮箱

tw@caa.edu.cn

小伙伴们可将美文发到该邮箱,
务必注明作者和联系方式,
我们期待你的投稿哦~

喜欢就加入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