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万象

【说话】度假是一种“奢侈品”?

社会万象2023-07-27 01:5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看到一种观点

01

最近关注了一个很年轻(大概20岁)的旅行up主,看她一个人到处国外闯荡,虽然视频作品不精致美观,但很真实!她去圣托里尼的那一期有个观点我听到时心里一颤——“度假是一种能够无所事事的权力,特别是在别人需要工作的时候”。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她没有选择那里很热门的景点去打卡,而是学习其它西方游客,无所事事地拿着饮料在沙滩晒太阳,不为了拍照,也不为了美黑,就只是单纯地享受时光。这种场景(阳光、沙滩、躺椅)就像是旅游广告里的画面,那种自在感、松弛感怎么会不吸引人?

02

一开始我觉得这话有点刺耳,觉得把度假者和打工人分出个高下来,有一种刻意的炫耀和无形的歧视。但说实话,如果打工人因为这个就感觉到被歧视,那可能生活里处处细节都会被刺痛。这句话更为触动我的是:我们的旅游为什么做不到无所事事的放松,反而很多计划、很多匆忙、很多疲惫?

2023

你度假了吗

一种分析视角

过了几天,我又读到一篇文章《中国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度假》,再次让我思考:我们大部分中国人理解的度假是什么,和旅游真的是一回事吗(vacation这个西方的舶来词汇,似乎和我们中国人在进行的“度假”并不是一回事。)

再回想看看今年3个旅游小假期(清明、五一、端午)各地的火爆,其间夹杂着“特种兵式旅游“和”淄博烧烤“的爆红,我们只看到了出行人数的增加,人们出行的愿望只增不减,象征着疫情结束后旅游产业的恢复和繁荣。但多少人从中享受到了“度假的乐趣”?却要打一个问号

度假首先要有“假”,这对于大多数打工人来说,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假期难得,假期集中,假期涨价,假期不愉快似乎形成了无解的链条。Ok,那就不说度假这个词,说旅游。

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环境下,人们旅游的意义是什么?

有些人大概是反意义主义,认为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有意义,包括度假旅游。这其实和中国人的内心世界秩序不太相符,我们往往喜欢也热衷于上价值,才能获得肯定,获得内心的平和乃至自信。如果千辛万苦凑出了假期、花费了巨资去了某地一个著名景点都没看上,好像“白去了”一样,失去了旅游的意义。

但一些人批评这种旅游根本毫无意义,“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似乎打卡就是中国式旅游的要义,以证明”我来过”。确实如此,N多年前,景点最多的文字是什么?是xxx到此一游。这种打卡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而西方人度假的核心,是“慢下来”。而我感觉这正是大家想要而得不到的。

2023 · 人生旅途

1

于是,今天的很多旅游可以不必去追求一个城市的标志性景点,而是去生活区看到真实、去山水间享受静谧。但这种模式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充足的时间让人不必忙着走马观花,但现代打工人,有几个有这种闲时间?二是悠闲的心态,这更难了,大部分人旅游本意是放松,是喘口气,就算放了一个月的假心态就能舒展?

2

因此,从这种角度来说,度假是一种奢侈品,一种同样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差异)无处可藏的生活方式,就和穷和爱一样。从一个人的旅游经历、态度、方式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性格了,这也是一起出游作为情侣磨合必要阶段的原因吧。

旅游的未来

在那个充满着理想主义浪漫的年代,度假的心态最重要,钱和时间的约束不是很大。有一群人想办法穷游,甚至放弃正当职业,去云南大理、丽江、洱海、喜洲、双廊村……,这些“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人被大家理解为中国文艺青年。只有不一般的人才能摆脱钱和闲的限制,随心而动。而今天,沙发客、背包客不再是讨论的热点,也不再是旅游方式的主流。

关于旅游的想象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自由的时间和享受自由的心态本身就是“奢侈品”,这大部分或许与”不够有钱“紧密相关。也就是说,我们中的很多人认为自己根本没有享受“闲暇”的资格和能力(即便已经有了但总觉得不够),一旦无事可做,内心就会有“不进则退”的焦虑感,这与“内卷”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

这个观点没有对不对,都是充满了无奈。但人呐,逆来顺受也总是有个极限的,长的度假不可能,短的郊游也不许吗?于是去自然公园、去乡下农场、去主题乐园,去与现实大不同的地方。

我们不是非要模仿西方人的度假生活方式,而是要追求人生的更高阶段,从物质小康到精神富足,从心里认可作为一个人,有放松、休闲的权利,有精神世界不被约束的能力。我觉得现在是转型期,一些人选择走出国门,一些人选择深耕本土,但你会看到“小型度假“——野营、夜爬、攀岩、看日出等新型旅游活动开始兴起。在将来,说不定VR元宇宙旅游也会很流行呢(虽然听着也很心酸)!

【部分观点引自FRAMEEEE构架,图片引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