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前沿

北京大学思政教育课实践基地在皖首落马鞍山

科技前沿2023-08-01 02:22

  7月25日,市委人才办和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在市党群(人才)服务中心举行授牌仪式,北京大学在我省地市级城市挂牌的首个思政教育课实践基地历经两年建设筹备正式落户马鞍山,至此我市又新添了一个校地共建高端合作平台。同期,首批北京大学师生一行30人也开启了2023年暑期(马鞍山)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的诗城之行。

  在为期5天的行程里,北大师生采取市情研修、红色教育、产业观摩、基层走访、座谈研讨等方式,先后参观了马钢智园、国星生化、蒙牛乳业、仙乐科技、东科半导体、天能电池、华星化工、瑞斯康达等我市部分主导产业知名企业。

  考察了薛家洼生态园、采石矶公园、陋室公园等生态环境治理和历史文化精美名片;深入万达社区、当涂桃花村调研基层治理和党建工作;在市规划馆、市博物馆、西梁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历史文化传承和革命爱国主义教育。

  与安工大计算机学院师生代表、京皖智慧装备研究院专家、慈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双创基地技术管理人员座谈交流。师生们一步步走进马鞍山、了解马鞍山、感受马鞍山,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实践内容不仅加深了北大学子们对国情社情的具体了解,还带来了更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创新创造的启发思考。从书本到车间、从理论到现实、从线上到线下,引导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力量,进一步强化了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本次诗城之行让我深入了解了这座以前只听说过名字的城市。美丽壮观的长江自然风景、富有诗意的人文景观、先进智能的工业企业、优渥贴心的人才政策在这里有机结合、交相辉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北京大学2022级本科生

彭子隽

北京大学2022级本科生

陶希文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真正认识到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马鞍山。从马钢的转型升级,到桃花村的乡村振兴,再到薛家洼的生态建设,让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马鞍山的发展潜力和诗意的生活环境,更是马鞍山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短短几天里我们便全面参观考察了马鞍山重点企业和城市名片,浓厚的历史底蕴和蓬勃发展的工业企业深深吸引着实践团的每一位同学。



北京大学2022级本科生

刘炫辰

北京大学2022级本科生

陈灵钧




     我们走进了生产企业一线,品味了诗城千年文化,见证了当地生态环境治理的重大成就,所见所闻都令我受益良多,终身难忘。

    本次实践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组织有力、热情周到,让我们充分感受了马鞍山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创新与传承比翼齐飞,这是一次十分成功的社会实践。



北京大学信科学院团委副书记、带队老师

乔冠一

  北京大学思政教育课实践基地落户马鞍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是校地合作、双向奔赴的重要成果。马鞍山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蓬勃的科技活力、齐全的工业门类,更具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教育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治理突出等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自2021年6月校地合作共建协议签署以来,市委人才办同北京大学不断加强沟通联系,持续强化基地建设,征集筹建了实践教学资源库,谋划实施了2期线上“云直播”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市委人才办负责同志表示将以此次授牌为契机,不断做好需求对接,提升组织水平,搭好活动平台,擦亮特色品牌,真正为北大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给足资源、创造条件;希望北大学子能把调研报告和论文写在诗城的山水间,传递诗城好声音,宣传诗城好政策,为马鞍山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也希望通过实践基地的建立,诚邀更多北大学子认识马鞍山、选择马鞍山、扎根马鞍山,在这块投资兴业的江东热土上放飞梦想、施展才华、成就事业。下一步,市委人才办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依托北大优势教育、科创、人才资源,加强产教学研创五位一体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合作,全力打造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校地合作示范品牌,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共同育人、互惠双赢”的共建目标。


马鞍山人才